新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 > 锦衣状元 > 第四百七十章 两份遗诏

第四百七十章 两份遗诏(2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末日最终帝国 一品知县 魅帅御都 鬼妻来了 剑道独宰 虫皇主宰 重生成刀 百炼成魔 明末小兵 最逍遥

杨廷和也不废话转头将自己手上的东西展开却是一份誊抄版的《皇明祖训》高声道:“太祖遗训皇嗣出缺兄终弟及。诸位可有异议?”此话一出在场王公贵胄和朝中元老大臣都觉得好奇。

你所谓的“兄终弟及”听起来很有道理可问题是当今皇帝唯一的弟弟早死了那意思是得从孝宗的弟弟中寻找继位人?

兴王已死那就该是益王继位。

张太后问道:“杨卿家何为兄终弟及?哀家并无其他子嗣是否可从皇室旁支中过继个孩子给陛下?”

张太后不想让朱厚照的叔叔或者是堂弟来继位而想着给儿子过继个儿子也就是她的孙子那丈夫这一支就算没有断绝从礼法上来说她也将成为“太皇太后”继续作为皇宫的女主人而存在。

杨廷和道:“兄终弟及谁能渎焉。兴献王长子宪宗之孙孝宗之从子大行皇帝之从弟序当立。”

如此一说张太后立即明白过来不是给自己过继个孙子而是给自己过继个儿子虽然不是尽善尽美但听起来好像差别不大以后自己的“过继子”当皇帝自己还是太后。

王琼出列道:“大明礼法长子不得出继。”

言外之意王琼不支持兴王继位他想以益王继位或者是找益王的儿子过继到孝宗名下继位。

杨廷和回头瞪了王琼一眼没有直接回答而是以请示口吻道:“请太后及早做主救大明社稷之危。”

言外之意我已经定下兴王来继承皇位看似我问你们意见其实我就是礼貌性问问而已最终决定权在张太后手上而此时张太后已被我裹挟外有江彬作乱你们真以为有时间坐下来细谈呢?

要定就定干脆利落一点!

张太后道:“杨卿家所言符合大明体统便依杨卿家所言草拟诏书。”

杨廷和马上又拿出一份早就草拟好的诏书请示道:“臣已有草案请太后以陛下遗诏之命宣告天下。”

“啊?”

张太后未料杨廷和会如此直接。

之前已呈送了一本“遗诏”入宫给她看现在又来一份。

两份其实是不同的第一份送进宫中是商议如何迅速安定京师局势第二份才涉及谁来继位的问题。

在场众王公大臣虽然觉得杨廷和的举动有僭越之嫌但都明白事急从权的道理。眼下皇帝的尸体都不在皇宫中谁知道把事拖过夜会出什么幺蛾子。

杨廷和不是僭越而是想以皇帝遗命的方式迅速安定人心。

张太后只让魏彬将遗诏拿过去简单一看便点头:“甚好。”

说好。

但没有马上决定。

张太后此时选择信任杨廷和主要是杨廷和看似僭越的举动并没有参杂私心。

但她不无顾虑。

最大的顾虑就是随便找个人说继位就继位如何保证我皇室和张氏外戚利益?就算是现在必须要做决定那是不是先把所有事项都商议好最好是把各家后路安排妥当?

不但张太后有此顾虑连在场的勋贵和官员也担心主要是他们对小兴王朱四缺乏了解。

这是个什么人?

老天突然掉个皇位到他头上他转眼就成大明之主了?

魏彬马上将两份遗诏内容宣读另一份因为未公开宣示过众人都以为真的是朱厚照的遗诏内容。

第一份遗诏是以太监张永、武定侯郭勋、安边伯许泰、新任兵部尚书王宪各领一路人马守皇城四门、京师九门及各处要害再就是罢团营遣散团营回九边各地罢皇庄、遣散豹房僧侣道士和女眷罢皇店遣散人员同时将豹房等处钱财收归朝廷等等。

这份诏书内容未提到江彬一句但处处透出对豹房及江彬势力的打压。

第二份遗诏就是杨廷和当众拿出来以兴王继承皇位。

魏彬宣读后回头望向张太后恭敬请示等待再一次首肯后予以执行张太后却心怀疑虑问道:“杨卿家兴王府位居安陆距离京师山长水远若以兴王继位敢问京师该当如何?”

此时张太后最担心的其实不是江彬而是小兴王继位后会拿她和张家开刀。

这个大明当下最尊贵的女人此时体现出其优柔寡断的一面。

杨廷和道:“当以寿宁侯、定国公、大长公主驸马都尉、礼部尚书及内阁、司礼监要员作为特使前往安陆迎銮。”

他有意将“寿宁侯”说在第一个乃是体会到张太后的心思若是让你弟弟参与到这次拥立兴王事中不但你决定了这个过继子的皇位还有你弟弟建下拥戴之功那你们张家的地位以后也不会有所动摇。

张太后听到此处终于完全赞同:“一切便依杨卿家所言执行及早定天下人心。”

------题外话------

八月最后半天天子求月票支持谢谢啦!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末日最终帝国 一品知县 魅帅御都 鬼妻来了 剑道独宰 虫皇主宰 重生成刀 百炼成魔 明末小兵 最逍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