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 > 锦衣状元 > 第七百五十九章 交换很彻底

第七百五十九章 交换很彻底(2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末日最终帝国 一品知县 魅帅御都 鬼妻来了 剑道独宰 虫皇主宰 重生成刀 百炼成魔 明末小兵 最逍遥

朱四点头灼灼目光又望向杨廷和「杨阁老还有什么好人选能放到宣府巡抚这差事上吗?」

杨廷和这次没接茬反而望着孙交:「此等人选应当由户部来举荐比较好。」

「哦?」

连朱四都稍感意外。

朕拿大同巡抚和宣府巡抚两处的人选来换你对宣大总督人选上的妥协你现在只争了个大同巡抚回去宣府巡抚你不争?

此时被摆在台面上的孙交看出端倪。

孙交心想杨介夫可真是老谋深算他想图谋的固然是宣大地方军政事务但又清楚因为宣府那地儿先皇驻留多年地方势力定不会投靠他贸然安排亲信去当宣府巡抚难以服众或还会造成新的混乱。就好像当初他让陈九畴去总制先打却连治所都不敢迁往宣府致政令不出大同便是这个原因。

所以杨介夫干脆只争取大同巡抚至于宣府巡抚则让我来举荐等于是卖了皇帝一个人情回头可以从别的地方找补。

孙交笑道:「大理寺少卿李铎精于钱粮调度或可一用。」

「李铎?」

朱四微微皱眉似乎想不起这个人是谁转头看向杨廷和「杨阁老觉得次此人可以信任吗?」

这次杨廷和想都没想便拱手道:「臣附议。」

朱四笑着点头:「那这件事就如此定下来吧让臧凤总制宣大军政事务以张文锦巡抚大同李铎巡抚宣府陈九畴回朝……这样吧正好空出个大理寺少卿的职位也不作他人选就让陈九畴接替诸位卿家有何意见?」

众人都不说话显然这是朱四和杨廷和互相妥协的结果别人没资格来提议什么。

「好最终结果要在朝会上定下现在只是先跟你们说说明日廷议你们可要支持朕!」朱四笑着道。

彭泽提醒:「陛下唐寅呢?」

说了半天最关键一个人没确定下来说是唐寅可以致仕但谁知道皇帝是不是拿此事来糊弄人?

朱四道:「唐卿家就回京师安心做他的闲人这两年……朕不会再用他了以后再说吧。」

……

……

本来拉扯了近一个月看起来毫无头绪。

只是因为一次乾清宫举行的内廷小会就把问题给解决了。

等第二天事情最终定下来朱四和杨廷和双方都表现得很何其谁都不争不抢这让很多等着看好戏的人大吃一惊……

这是发生了什么让君臣间的关系如此和谐?

张文锦……倒是个人物曾因反对刘瑾下诏狱刘瑾伏诛后迁户部郎中督税陕西后迁安庆知府。宁王造反时张文锦与都指挥杨锐预备设防。宁王顺江而下准备攻打南京必须攻克安庆结果连战皆北久攻不下随着南昌被王守仁夺取宁王不得不领军

狼狈撤退张文锦以功擢太仆寺少卿。

问题是李铎如何上位的?大理寺少卿?此人懂钱粮调度?谁给他的勇气敢说精通钱粮?

如果说这是交易问题是李铎是杨廷和的人吗?

分明是……之前不显山不露水的边缘人物怎么突然就卷入宣大君臣利益斗争这个漩涡中来?

消息一出。

西北人心安定。

对西北的将官来说只要不是杨廷和的人来当宣大总督他们都能接受。

杨廷和若是接手宣大军政事务必然会对宣大体系进行大清洗如同当初杨廷和清洗朝中王琼和陆完势力一般……

新皇登基快两年了清洗仍旧只限于京师周边西北和南京都没涉及这也说明杨廷和在跟新皇的争斗中并没有占得多少便宜。

就连这次很多人也都听说本来陈九畴是杨廷和与彭泽坚持要留在西北当宣大总督的结果被硬生生拉下马回京当了个不痛不痒的大理寺少卿连大同巡抚的职位都没给这就不是回朝重用而是贬谪回京。

至于张文锦。

此人以冷峻治军著称西北将官多有听闻此等人性格耿直属于那种严明军法之人学的是孙武治军那一套讲究令行禁止正因为其性格太耿直朝中没什么朋友张文锦任太仆寺卿后督西北马政结果因为马政涉及太多勋贵性格不容而得罪勋贵遭卸职过去半年都赋闲在家。

突然被启用居然成了大同巡抚?

对西北军将来说很不喜欢这种只讲法纪的「酷吏」。

而李铎……

先前更是不显山不露水因为并没传出其属于什么派系西北的将官也不知道此人到底是彭泽派系还是说跟新皇关系密切……至于说他懂得治理钱饷……都只知他在刑狱体系干对于其他才能并没多少传闻。

其实李铎目前还真没有派系。

不过孙交在正德初年为户部尚书时很欣赏李铎敢怒敢言觉得此人性格豪爽此番回到京城后李铎曾多次私下拜访攀谈下来孙交觉得李铎很适合干户部的差事户部却空不出职位给李铎……毕竟李铎没资格直接当户部右侍郎。

正好这次宣府巡抚出缺要死不死皇帝和杨廷和居然让孙交来举荐孙交直接就把李铎给举荐上去并一举通过。

如此一来李铎便打上了孙交的烙印。

孙交也开始在朝中拉帮结派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末日最终帝国 一品知县 魅帅御都 鬼妻来了 剑道独宰 虫皇主宰 重生成刀 百炼成魔 明末小兵 最逍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