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 > 锦衣状元 > 第八百七十一章 大声说出你的理想

第八百七十一章 大声说出你的理想(2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末日最终帝国 一品知县 魅帅御都 鬼妻来了 剑道独宰 虫皇主宰 重生成刀 百炼成魔 明末小兵 最逍遥

朱四对此回答很满意他又望向杨廷和道「杨阁老朕也认为让朱敬道回翰林院是很好的选择。现在朕的确想听听你的意见不涉及到你干涉吏部人事任免的问题畅所欲言嘛。」杨廷和心里来气。

难道现在让他当着皇帝和孙交的面说我不支持朱浩留在京师应该让他滚出京城到地方当官?

先前怎么跟孙交承诺的?

还有朱浩一直都是在为他杨廷和做事的你总不能做卸磨杀驴的事情吧?

杨廷和道:「若以朱敬道为湖广提学副使不失为也是一种历练对他将来有莫大的好处。」

杨廷和现在也不管皇帝怎么说了。

本来他就已决定要把朱浩外调不能因为皇帝说两句就贸然改变计划就算是违背了对孙交的承诺又如何?

我让朱敬道去当提学副使辱没了他还是怎么着?别人能说我杨某人是把朱浩当弃子?明明是跟着我办事后有了光辉的前途!

「嗯。」

朱四没表态突然望向一旁的张佐问道:「先前湖广提学副使是何人?」

张佐道:「乃张邦奇。」

朱四满意点头:「朕对他很熟悉在王府时他就曾到过安陆组织岁试时特地考校了朕学问朕受他指点受益颇多。本来朕登基后他因私事而归乡湖广提学副使的职位一直空缺朕一直想对他委以重用朕的意思想让他入朝到翰林院为侍读可以日常解答朕读书时所遇到的问题。诸位卿家没问题吧?」

皇帝先前还在为朱浩的事左问一句右问一句显得对朱浩的官职很关心的样子。

但随即朱四就提出了要把张邦奇调到翰林院为侍读的事。

很多人心里在想感情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张邦奇啊。

皇帝可真是藏得深想想也是一个朱敬道他当什么官皇帝有那心思理会?而皇帝把一个曾经对其有过指点的跟王府还有诸多关联的人调到翰林院中当侍读怕才是皇帝真正的目的吧?

这个张邦奇真是会投资在当今陛下为兴王世子时就敢顶着巨大的压力去考校其学问后来辞官回乡不也是政治打压的结果?现在人家政治投资终于有了回报!

朱四见还是没人回答又望着杨廷和道:「杨阁老此事朕先前跟翰林院的人谈过他们认为此事应当进行廷议朕今日便拿出来说你有何意见呢?」

杨廷和心里窝火。

现在问题已不在朱浩身上而在张邦奇此人恰好还是杨廷和怀疑是他潜在的政治对手。

若答应了把张邦奇调到翰林院万一回头皇帝就要让张邦奇入阁呢?

朱浩的问题事小张邦奇的问题才严重。

杨廷和道:「若贸然以一名外官入翰苑怕是于理不合。尤其还是直接进为侍读其在翰

苑中未经六年考满照例是不能晋升的。」

「是吗?」

朱四面色不满。

孙交急忙补充道:「陛下的确如此。」

朱四道:「进翰林院为侍读不行那进翰林院为修撰……等等他的官职当修撰是低了一点吧?他为官这么多年不如这样吧把户部郎中的职位交给他不算辱没对吧?」

朱四突然就不为张邦奇争取翰林院待读的职位了。

而改迁户部郎中。

这一听就让人觉得心里舒服多了。

张邦奇何德何能就算他曾经是庶吉士但现在可是商讨让他当翰林院侍读的翰林院多少人考满九年都还没获得这职位他一介外臣就靠跟皇帝的关系就能这么晋升?那让翰林院体系的人怎么想?

但要是当户部郎中就很合理倒像是平调甚至都没有晋升。

若要晋升一步的话应该当个诸寺少卿或者六部侍郎之类的官职。

杨廷和开始琢磨皇帝何以要提到张邦奇的事眼下皇帝非要把张邦奇安排来当京官看起来皇帝就是想以张邦奇为其所用好像他这个首辅都没法阻挡。

挡唐寅是有道理的毕竟唐寅只是个举人又没有为官经验日常考核都没完成凭什么晋升?

但张邦奇不一样弘治十八年进士当官都已经快二十年了难道晋升个户部郎中都算不合理?只是从外官调到京师罢了。

「那朱浩……」

朱四突然又想到什么语气就好像在自言自语一般只是比自语声音要更大一些「户部郎中的职位就不能留给他了这个湖广提学副使他好像也没那资历以新科进士来替代张卿家这样的老臣不合适。该如何调遣呢?」

此时蒋冕实在听不下去了出列道:「陛下那不若还是让其回翰苑继

续深造吧。」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末日最终帝国 一品知县 魅帅御都 鬼妻来了 剑道独宰 虫皇主宰 重生成刀 百炼成魔 明末小兵 最逍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