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8章 邺都风起(下)(2 / 2)
华歆虽然凶狠冷酷,但他却不愚笨,而且头脑非常灵活,他立刻有了主意,这件事不管是否真假,让长公子来处置她,这样自己也可以脱离关系,他冷冷哼了一声,喝令左右道:“带她走!”
士兵们推攘着伏皇后,向宫外走去,刘协正在殿内哀求郗虑饶过皇后,郗虑低头不语,这时,大群士兵将伏皇后从后门推了进来,伏皇后披头散发,光着脚,一路哭哭啼啼,她跪倒在地,泣道:“陛下救我!”
刘协心如万剜,抱着她大哭,“朕也不知能活到几时?”
郗虑心中不忍,扭过头去,华歆喝令道:“带走!”
几名士兵强拉起伏皇后,将她推了出去,刘协大喊道:“郗爱卿,天下还有这样的事吗?”
郗虑叹了口气,摇摇头走了,满殿的士兵霎时走得干干净净,刘协一下子跌坐地上,拼命捶打自己胸脯,“朕没有啊!连自己妻子都保不住。”
城东的战役也已经结束了,伏典军队被一万曹军包围伏击,全军覆没,死伤近一半,投降者不计其数,连伏典也被乱箭射死。
曹丕站在城头上,满眼凶光地注视着一队队俘虏被押进城,这些战俘必须要全部处斩,将他们人头示众,看谁还敢有造反之心。
这时,华歆匆匆走了过来,“长公子,伏完已自尽,伏寿也抓住了,现关押在掖庭宫内。”
“她的两个儿子呢?”曹丕冷冷问道。
“两个儿子也抓到了。”
华歆犹豫一下又道:“只是微臣抓捕伏寿时,她说丞相答应了刘璟,不得伤害她,就不知是真是假?”
“胡扯!她怎么会知道,不过是想保命罢了,这是她的痴心妄想,我岂能饶她。”曹丕不屑道。
华歆想到那个逃走之人,他从两名宫女口中得知那人是内宫侍卫罗清,又查到他的履历,居然是巴郡人,让他大为吃惊,他怀疑这个罗清就是刘璟安插在宫中的眼线。
而且伏皇后居然知道曹军兵败了,这让华歆有点担心,他就怕万一是真的就麻烦了,本来依照他和曹丕的计划,将伏后用毒酒鸩杀,然后对外说是畏罪自尽。
现在华歆害怕若是真的,丞相回来后会降罪于他,他便劝道:“微臣建议还是丞相回来后再处置伏寿,毕竟丞相撤军,万一他和刘璟达成什么妥协,一旦伏寿被杀,丞相会迁怒于公子,说公子不懂政治,这岂不是不妙,微臣的意思,还是谨慎一点好。”
华歆的话说到曹丕心坎上,现在须步步谨慎,再也输不起,不能再让父亲失望,他沉思片刻,眼中闪过一丝阴冷之色,“伏寿可以暂时不杀,但她的两个儿子必须要立刻毒杀,以绝后患。”
..........
刘璟返回成都已经有三天了,这三天他几乎都呆住府中,这一年多,他和家人聚少散多,大部分时间都在对外征战,极少顾及家人,这使他心中颇为歉疚。
回来的第一天,他就和家人呆了整整一天,或许是和家人分别太久的缘故,他格外珍惜和家人在一起的时光,为此特地请了三天假,和妻儿在一起度过。
书房内,刘璟的长子刘致正坐在小桌前练习写字,他今年已经五岁,长得非常文静秀气,而且聪明异常,三岁便能识字,四岁开始学做诗,到了五岁,已经学了几千字在肚里,已经能吟诗作赋,被官员们誉为神童。
但刘璟却不太喜欢神童这个称呼,他不准儿子过早地学诗做赋,而是让他继续读书写字,因为刘致是嫡长子,不仅刘璟对他格外看重,而且百官们也对他关心异常,关于他的师父,几名重臣专门为此商议了三次,最终一致决定请州学博士来敏为刘致的启蒙之师。
来敏是汉司空来艳之子,东汉名将来歙之后,荆州新野人,汉末之乱时跟姊逃到荆州,因为姊夫黄婉是刘璋祖母之侄,来敏又随姊入巴蜀为刘璋宾客,博学多才当然是首要因素,但巴蜀博学者太多,所以第二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平衡,要兼顾北方、荆州以及巴蜀三方的利益,来敏无疑是最好的人选。
来敏和刘璟的想法一致,不准刘致过于炫耀小聪明,而是教他读各种基础名著,并教他书法,来敏的教书方案深得刘璟赞同,认可了这位嫡长子的‘太傅’。
刘璟见儿子全神贯注,心无旁骛,写出的字颇为漂亮,不由笑着摸了摸他小脑瓜,“不光要学文,有时间要练练武,不要你武艺高强,但至少能强身健体。”
刘致连忙放下笔,站起身恭恭敬敬道:“孩儿有时也跟二娘学剑。”
刘璟连忙拉儿子坐下,呵呵笑道:“尊重父亲是好事,但也不用这么拘束。”
“是!”
刘璟又好奇地问道:“二娘不是不肯教你练武吗?”
刘致嘴唇动了动,却不敢说,刘璟笑道:“有什么话就直说,做一个直率的孩子父亲也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