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章 揭幕之战(1 / 2)
笔趣阁 最快更新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
八月十四日,第七军向六军交接了城南大营,散布在各处的队伍尽数规建于城西大营。随着道路的畅通,炮二师(缺三团)也进至襄阳城外大营,御前护军水军主力也自谷城前线撤至樊城码头。至此宋军所有可利用的攻城部队集于城池之下。
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元节,由于是战时当然不能够大摆筵席。赵昺早已拨下专款,令林之武购买猪羊鸡鸭,按照每营一头猪、两只羊、鸡鸭百只、酒百斤的标准犒军。并向城中发射了宣传单,告知城中百姓,为了共度中秋佳节,宋军休战三日,不再向城中发射炮弹。
八月十七日,宋军开始备战,砍伐树木打造攻城器械,制造渡河之用的木排。在龟山上建立炮兵观察所,城西和城南竖起两座高达十五丈的瞭望塔,将城中情形进入眼底。而助战的湖广州军四个独立师也押送大批弹药和粮草至宜城,接手后方防务,保护交通线,并在襄阳建立前进物资补给基地。
八月十八日,赵昺率联合指挥部巡视各营,检查备战及物资补给情况,下旨在后营开始野战医院,做好随时接收和救治伤员的准备。而后又深入基层,与士兵促膝谈心,询问了他们的家中情况,又没有困难可以协助解决。
赵昺再次强调了攻克襄阳对于国家的意义,称此战是关系到国家命运的一战,关系到子孙后代的一战,只有夺取了襄阳才能够彻底解除江南之危,让百姓永享太平,家人才可安居乐业。鼓舞大家奋勇作战,不怕牺牲,一战而胜,攻克襄阳,而他也将亲至前线,会始终与大家站在一起,不克襄阳誓不回京。
八月十九日,赵昺召集襄阳前线各部主将在行营召开战前会议,部署攻城作战计划。决定以第七军为主攻自西城破门;第六军佯攻南门牵制守军兵力;樊城守军配合御前水军在北门进行佯攻,支援第六军,同时恢复对北城的炮击,且逐步加大力度。
但是这个部署遭到了以第六军都统潘念的反对,以为不应严格区分主攻和助攻,而是同时展开攻击,抓住战机,谁有机会就可以率先破城,不应该因为区分主攻和助攻而错失良机。大家为此发生了争论,因为不分主攻和助攻就无法合理调配现有的资源,进而导致两部皆无法破城,以致贻误战机。
为此两下争的很凶,尤其是潘念和伍隆起两人殿前失仪,不仅恶语相向,还险些动起手来。大战在即,不能久拖不决,大家都看向皇帝。赵昺沉思片刻,将第六军的助攻改为主攻,但是在火力保障方面不变,依然向第七军倾斜。
皇帝拍了板,平息了争执。其它方面的安排虽然还有些龃龉,但主要还是在争抢任务上,并没有影响到其后的作战部署,划定了各自的任务区域。赵昺再次强调了各部之间要协同共进,不要因为争功而彼此之间拖后腿,造成贻误战机必会严惩。
其后两天,各部根据各自的任务制定详细的作战计划,逐次分解。并积极展开战前侦察,组织练兵,加强战备,等待攻击令的下达。与此同时,针对襄阳守敌日趋频繁的袭击展开反击,伏击夜袭的敌军小部队,前出捕捉敌军探子,以冷枪冷炮袭扰敌军。
八月二十二日,行营下达攻襄总动员令,号召参战的全军官兵不畏牺牲,打好北伐最后一战,夺取襄阳,全歼守敌。同时颁布了赏罚令,对有畏敌怯战、贻误战机、泄露机密等违纪者就地正法。对首先登城的部队授予‘襄阳第一团’的荣耀称号,对首先入城的部队授予‘襄阳第一师’的荣誉称号;在战斗中表现突出者受爵晋级,并授予‘战斗英雄’称号……
八月二十四日,第七军对襄阳城外的西大营展开攻击,揭开了攻取襄阳城的序幕。
清晨,第七军二师列队出营,在敌大营两箭地前排开阵形。敌我两军相距不过二里许,可以说对方的风吹草动皆瞒不过对方。这边一动,敌军便已经发现,一时间警钟敲响,大营中的敌军迅速集结,做好防御准备,而城上敌军也进入战备状态,做好增援的准备。
伍隆起登上高台向敌营瞭望,这些天来敌军也没有闲着,也许是被宋军攻山时炮火所慑,他们拼命的加强营寨,在原有的基础上将寨墙加宽至丈半,高度增至两丈,并用圆木加固。为了防止他们利用护城河泅渡过壕,他们还截断与城池护城河间的水闸,将壕中的水面降低了一丈,使他们无法直接登岸。
此时,营中的敌军已经登上寨墙警戒,伍隆起虽然看不到寨墙后的情形,但他相信那里已经有弓箭手做好了齐射的准备,一旦他们进入射程之内,就会万箭齐发,将攻击的宋军笼罩在铺天盖地的箭雨之中。而他们一旦渡河成功,那些伏在墙后的长枪手和刀盾手就会登上寨墙进行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