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十九章 技术(2 / 2)
对于一个老师而言,孺子可教是最值得欣慰的事情,丁子才的心里多少也有如此的感慨,不怕你起步晚,也不怕你什么都不知道,就怕你懒,什么都不学,那样的话即便在怎么帮,那也是烂泥糊不上墙,朽木不可雕。当下微微一笑,道:“这样就对了,也只有多下功夫,对于你而言,这方面欠缺的知识还很多,明天,凡是要出使的这些大人都将会集中在一个地方进行办公,这些大人包括了各个部的,要是又不懂的,这个时候你也不妨好好的请教一下。这三人行必有我师,这个我想你也应该非常的清楚额,而另外一方面,这个时候你问问这些大人,也别有什么丢脸之类的想法,虽说他们有些的官职是没有你高,不过他们在官场已经打拼了好多年的,知道的也都比你多。”
丁子才现在最担心的,其实就是欧阳成旭年轻人,;脸皮子薄,那种不耻下问对于他们是非常难以启口的事情。毕竟要做到所谓的不耻下问可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但是自己知道也不是很全面,当然没有办法和那些大人想必,所以欧阳成旭要合格,请教这些大人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另外一方面,这却也是非常冒险的事情,因为欧阳成旭才是这次出使的主导,要是请教这些大人的话,会不会出现另外一种局面,那就是把自己什么都不懂的情况暴露在了这些大人的目前,然后在这些大人的心里自然也都看不上欧阳成旭,他们看不起的话,以后会不会老老实实的服从欧阳成旭的命令则又是另外一回事,虽说这些大人以前都和自己共过事,不过那都是两年前的事情了,自己当初把他们的名字列出来,一方面是因为他们的官职都没有大过欧阳成旭,最多就是一样大,这样的话在管制上面便没有太大的差距,高官的人要听低官人的话,可不是每一个人容易接受的,另外一方面,自己也就相信两年的时间这些大人没有太大的改变。
欧阳成旭不是没有脑子,微微一动脑,那就明白了这朝廷的意思,把自己和这些大人先集中起来,相互有一个了解,要是有什么问题的话现在就可以暴露出来,然后可以解决,总比以后在出使的时候暴露出来强,而且自己也才有时间来了解这些将和自己一起出使的那些大人,这样的话才有利于相互的相处,毕竟这事情不是自己一个人就能完成的,而是很多人,就如打仗一样。
当下点点头,道:“嗯。这个我知道了!“
丁子才的心里微微放心了一下!
“两位在商量什么?如此神神秘秘的?“
慕容福笑着问道,看着这两人在那里低声的交谈,于是好奇的问道!
丁子才一笑,道:“那里有什么的,对了,慕容大人,不如我们现在趁着这时间尚早,在去看看其他作坊的?“
丁子才的建议慕容福并没有拒绝,当下笑道:“当然可以,那么我们就去看看下一家,这一家擅长做铜器!距离这里也不算太远,现在有时间,也可以去看看!“
欧阳成旭同样没有什么意见,于是一行人便上了马车,朝下一家走去,没有多久,便也抵达了另外一家!
得知了几人的来意之后,这老板连忙把众人请了进去,这家的规模没有刚才那一家的大,而且也没有看到众多的工匠做木盒,但是在这屋里,却看到已经制作好了木盒,和先前那一家一样,这木盒外观的样子都是大同小异,几乎一样,只有那些图案和上面代表商家的标记不一样而已!
作为礼物的商品,在外包装上面其实都大同小异,这也是一种统一的标准,仅仅区别在花纹和标记而已,这也是一种相对比较统一的规定,这也是为了避免一些不应该出现的事情的发生,因为这事情曾经也发生过,在最初的时候,这作为礼物的商品在外包装上面是没有规定的,由这些商家自己选择,而谁都知道这商品一旦成为了礼物赠送出去,那完全就是身价倍增,因为赠送给的不是别国的王公贵族,就是有权有势的人,原本普通的商品一旦挂上了御用之类名字,这一下子就不一样了,所谓了让这些人更加注意到了自己的商品,有些在外包装上面是下足了功夫,而这样出现了两个比较的严重的后果,一个是商人间的竞争变成了有些类似恶行的竞争,这包装越来越华丽,甚至快要超过了里面商品的价值,成本也大大的提高,另外一方面,这也造成那些接受礼物的那些人的攀比,比赢了的还好说,比输了的人便把这气撒在了大明的头上,如此一来,对于两国的关系也造成了非常不利的影响,于是后来朝廷发现了这一点,于是专门就这个问题做出了规定,第一,这包装盒的制造权还是留给商家自己,第二,包装盒的样子按照朝廷给的统一样式,第三,所有的包装盒采用相同的木料。如此的一来,这些攀比的风气这才遏止住,同时也大大的节约了成本,所以这欧阳成旭看到的盒子的样子都一样,唯一的区别就是大小和花纹而已。
看了盒子,欧阳成旭也看了看那些礼物,不过这时候突然惊讶的发现,那些礼物里面竟然混杂着一些金器皿,刚才这慕容福才说了,是禁止金银器皿和饰品流出国的,为何这里竟然有金子做的器皿堂而皇之的在作为礼物的行列之中了,当下不由的奇怪的问道:“慕容大人,为何这作为礼物的有金子做的?先前慕容大人也说过,这朝廷是明令禁止这些金银器皿流过国的。“
慕容福微微一笑,道:“欧阳大人,这可不是什么金银器皿,而仅仅是在铜器上面鎏金或者是贴金而已。
鎏金是将金和水银合成金汞齐,涂在铜器表面,然后加热使水银蒸发,金就附着在器面不脱。关于金汞齐的记载,最初见于东汉炼丹家魏伯阳的《周易参同契》。而关于鎏金技术的记载,最早见于梁代。《本草纲目.水银条》引梁代陶弘景的话说:水银“能消化金银使成泥,人以镀物是也。”这个记载比鎏金器物的出现晚了约八个世纪,其实这种技术在春秋战国时已经出现。汉代称“金涂”或“黄涂”。
在古代铜饰件装饰中还有鎏银,其工艺方法与鎏金相近同,亦是用银、汞剂抹于器表。鉴别一件器物表面是否经鎏金,主要是标识其表层是否残有汞。鎏金工艺发展到汉代已达到高峰,汉代贵族墓葬多有鎏金之器,且不像战国时期只施于小件,而是有了不少大件鎏金器,并往往鎏金工艺与与鎏银、镶嵌等工艺相结合,集多种装饰工艺于一体。
贴金也是一种古老的技艺,是中华民族民间传统工艺的瑰宝,我们的祖先在5000多年前已有珍惜黄金的意识并掌握了贴饰黄金薄片的技术。到了3000多年前的商代,我国贴金技术日臻成熟,且广泛用于皇宫贵族或佛像寺庙的贴饰,以表现其富丽堂皇或尊贵庄重。
这两种方法,所用到的黄金其实非常的少,而且很大程度上仅仅是一种装饰的作用,就如在木制品的表面上涂上了一层漆而已,同时,鎏金和贴金也是中国的手工艺代表技术,这样也能让这些技术大放异彩,同时,能用铜的成本换取金的价格,这一点朝廷还是非常乐意做的,而这些鎏金或者贴金的器皿也算得上是这些出口货物中的顶级了,价格自然非常的不菲,所谓物以稀为贵,因此这些产品每年生产多少那都是限量的,这样也是为了保证这价格不会因为产品多而降低,一开始朝廷就把这些鎏金或者贴金的东西归为奢侈品一类的,来自神秘东方大国,用几乎神奇的方法在铜器的表面鎏金,光这些就能让他们身价倍增,自然不是一般人能拥有的,这完全就是一种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就如后世那些限量版的跑车之类的奢侈品一样。
欧阳程序的脸微微感到了一丝发烧,自己没有了解清楚就说话,这下可好,丢人丢大了,当下尴尬的一笑,感慨道:“这师傅的技术实在太好了,我看这东西,根本就没有想过竟然是在铜器的表面鎏金,我还因为就是金子做的,就如这个金佛一样,我还以为这真的是纯金子打造的!”
虽说这次出使的国家并不信佛,但是大明的百姓信,所以这金佛很大程度上也是一种代表了大明文化的一个方面,当然,那些接受礼物的人,很大程度也仅仅把这个当成一件难得艺术品,而不是关系到什么信仰之类的问题。
用一个赞叹来化解自己不懂造成的尴尬,而且话也说的真诚,欧阳成旭如此做也算得是非常合适了,这让丁子才等人对于欧阳成旭的看法又有一些改观!
丁子才这时候也笑道:“这也难怪你看错,其实刚才我也看错了,要不是这慕容大人提醒,我也还在想,这金佛难道真的是用黄金做的?”
丁子才贬低了自己,一方面也是安慰一下欧阳成旭,这可不仅仅是你自己看错了,我也看错了,要是说这事情算是丢人的话,那么我们两个那就是一起丢人了!
慕容福这时候哈哈一笑,道:“这也说明了这工人的技术精湛,已经到了可以以假乱真地步了,我们以前也有类似的情况,那些外邦人买到我们的鎏金处理过后的东西,他们还专门有人不惜切开来看这到底是不是金的,而他们也才发现,这根本就不是什么金的,不过是薄薄的一层金而已,对于此他们那可是倍感惊讶,无论如何也想不通如何把这黄金给弄在这铜器上,有人还专门不惜万里,飘洋渡海而来,目的就是为了学习我们的技术,不过我们的技术那里可能轻易的教给他们,所以他们现在都还不知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其实这技术不仅仅不会交给那些外邦人,就连同样是大明的人要学习这些技术那都不是说学就能学的东西,毕竟,很多这些那属于不传之秘,不是一般人能学到了!本国人要学那都是困难重重,更何况那些外邦人了,当然没有人会教他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