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梁红艳的目的(2 / 2)
顾平面含微笑摆了摆手,在梁红艳对面的沙发里坐下来道:“我的功劳倒无所谓,殿民同志确实为汾城的工作做了不少贡献,但是很多工作还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嘛。齐家同志为殿民同志表功,本没什么错,可也要尊重实事嘛。”
陶如轩本来还听的有些云山雾罩,心想顾平怎么一进来就问追悼会上的事儿,而梁红艳似乎一下子就猜中了顾平的心思一样,现在才算有所明白,这二人估计也是心照不宣,两句闲谈便交流了对刘齐家所写追悼词的看法。顾平目的,更多的恐怕是要统一阵线。
今天追悼会上组织部长刘齐家的追悼词,陶如轩也大致听了一下,对孙殿民确实有不少过誉之处。而这样一来,无形中就等于抹杀顾平作为一把手的功绩。刘齐家起码应该写上“在市委宣传部和县委顾书记的领导下,孙殿民如何如何”,可刘齐家偏偏把这些看似套话,但也又十分必要的词全部给去掉了。
刘齐家是县委常委、组织部长,也是一位老同志了,不会大意的连这点道理都不懂。那么他为什么还要这么写、这么说,那就只有一种解释了,他对县委书记顾平有成见,故意为之。如此一来,顾平对他有意见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顾平是县委书记,刘齐家是组织部长,如果照此势头发展下去,刘齐家这个组织部长,估计就离倒霉不远了。
梁红艳想要接任孙殿民,就必须依靠顾平,当然要顺着顾平的意思说了。这种连自己一个小科员都能听出来、看出来的问题,梁红艳岂能看不出来。因此,顾平一开口,梁红艳便知道该怎么说了。
“对对对,顾书记说的太对了,现在有些同志就是个人英雄主义思想严重。这跟我们的革命传统思想严重不符嘛。”梁红艳符合顾平的同时,提出了理论依据。
对这样的回答,顾平显然非常满意,点了点头,这才将目光落在了陶如轩的身上,马上堆起了一脸的微笑问梁红艳道:“红艳,这就是你要给我介绍的小陶吧。小伙子看上去很精神嘛。不错,不错。”
被顾平提起,陶如轩急忙站起来欠了欠身。梁红艳这才给顾平介绍道:“陶如轩,燕京大学的高材生,文章写的很不错。”说着停顿了一下,挂了一脸的不好意思接着道:“其实你让我写的稿子,很多都是出自小陶之手,我不过是应个虚名。”
陶如轩不禁证了一下,心想梁红艳除了上次让自己写了一篇关于全县精神文明建设的总结稿之外,好像再没让自己写过,怎么突然把自己的功劳往自己身上推呢,旋即再一想便明白了:梁红艳之所以甘愿将功劳让给自己,可不是随便一说,而是要将自己推给顾平的一种手段。
顾平一听,果然是一脸意想不到的笑容,对陶如轩道:“很好,很好,年轻人有这样的文字功底,很不容易。”焦点一下子就落在了陶如轩的身上,接着问道:“小陶家里还有什么人,父母都还好吧?”
这便是梁红艳所说,开始询问自己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情况了。当然,顾平之所以问陶如轩家里还有什么人,可不是随随便便问的,而是政审的一种形式。父母身体不好自然要影响工作,家庭背景复杂,肯定事情比较多。当然,此刻的陶如轩并不知道会有如此深意。
因为早有准备,陶如轩稍作思虑便道:“谢谢顾书记关心,我爸妈都是陶瓷厂的工人,我爸是党员,在厂里一直担任工段长,我妈去年已经退休了,他们身体都挺好。我上边还有一个姐姐,现在京海大学读博士。”
简短的两句话,没有丝毫拖泥带水的迹象,陶如轩说完后,轻轻点了点头,意思是自己已经说完了。顾平显然对陶如轩的回答还算满意,工人子女,父亲还是党员,最难能可贵的是还有个博士生姐姐,这样的家庭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
“你的父母能培养出一个燕京大学的高材生,一个京海大学的博士生,很了不起啊。”顾平夸赞了一句,接着问道:“那我要问问你这个燕京大学的高材生,在咱们汾城这个小地方当个公务员,又赚不了大钱,难道就不觉得屈才吗?有没有想过去大城市发展?”
这可是个陷阱,连梁红艳也不禁在陶如轩的脸上瞟了一眼,估计也为陶如轩捏了一把汗。因为这个问题,你无论怎么回答都很容易情绪化,很多刚毕业的大学生,面对这个问题不是胡乱吹嘘一番,就是假模假样地说一堆没用的保障。